找到相关内容4966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四章

     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四章  第四章 修行随笔  《永不退转》  不能满足自己,不能满足别人,挫折感油然而生。  自己不能突破,别人不能肯定,失落感油然而生。  昏沉无法克服,散乱无法降伏,...为别人来服务,所得回报纯属自然,故常乐。  7、不忧不惧一不忧一切事,不惧所有人。  8、不卑不亢一对己有信心,故不卑;对人有谦卑,故不亢。  9、不取不舍一随遇而安,故能随缘自在。  三、如何应用 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463703.html
  •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三章

   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三章  第三章 禅诗意境  《山中岁月》  鸡啼日未出,山色雾朦胧,  一杯清香茶,至心供佛前;  扫尘除心垢,拂镜见本性,  自性何曾染,无妨随缘修;  经行入林中,不觉路...不懂随缘,而到处攀缘,终究弄得精疲力尽,为尘劳所累。不明无为之妙,故有心造作,妄念不断,执心越重,使得神识日益昏沉,为烦恼所苦。  若能观云水之道,悟缘起之理,则有意归于无意,有心契入无心,就可随缘而过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363702.html
  •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六章

   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六章  第六章 念佛心要  《多念佛》  少说话,多念佛;少攀缘,多念佛。  少妄想,多念佛;少执著,多念佛。  少烦恼,多念佛;少痛苦,多念佛。  少懈怠,多念佛;少怀疑,...终日不变,终日随缘。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,便念九界。不念三乘,便念六凡。不念人天,便念三途。不念鬼畜,便念地狱。以凡在有心,不能无念。以无念心体,唯佛独证。自等觉已还,皆悉有念。凡起一念,必落十界,更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663705.html
  •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/第一章

   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/第一章  随缘自在  第一章/心灵良方 第二章/人生智慧  第三章/禅诗意境 第四章/修行随笔  第五章/般若要解 第六章/念佛心要  自序  理多反而不明理,...学问必然通达无碍,人生必然随缘自在。  佛云:“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。”因此藉由圣人的智慧,来开启我们的蒙昧,应是最稳当、最直接的方法。虽然“人生没有侥幸,修行没有捷径。”但透过前人的智慧,可避免后人的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163700.html
  •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二章

   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二章  第二章 人生智慧  《一心只读圣贤书》  无知让我来世上 又在世上添无知  年少不识愁滋味 年长才晓愁更愁  早年有梦登云梯 直入岭上悟空亡  壮时欲要平稳过 人事纷纷却无常  老来无求功及名 心中已无憎与爱  人生如戏曲终尽 再有迷人轮流演  恩怨情仇吵不完 争到头来还是梦  红尘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263701.html
  • 问:自修为上,弘法随缘

    (耕云先生著《解惑录二》)   问:师父说修行人要热情炽然,要有感同身受的慈悲心,这与师父在‘叮咛’中说的‘坚守独行道,交往简为宜,己溺难救人,专心己躬事&rsq...

    佚名

    功德|皈依|念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05/20244823876.html
  • 亦论「随缘」与「攀缘」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29020.aspx
  • 随缘到底随的什么缘 (rushiwwen)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33820.aspx
  • 印光大师开示:随缘消业第一妙法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89081.aspx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佛教常说“随缘”,这是否含有消极的态度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表面看起来,似乎有点倾向消极的意味,难怪佛教徒往往将“随缘”的圣意,错解横飞,导致一般人将“随缘”任意挥用,把它的真义多少曲折,以为随缘就是让他堕落,不可药救,随他去,如此消极以待,这是一般无知者所认识的随缘之说。   若依随缘而论,随缘不仅随顺因缘流转,心中无有取舍得失之过以外,还必须依此因缘创造因缘,改变因缘,谛造因缘,培养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155512275.html